王唯,工程師,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系教工黨支部組織委員、
實驗室副主任
2020年電氣工程教育基金“實驗類”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這位同學,麻煩幫我一起抬一下純凈水桶到飲水機上,謝謝!”——王老師回憶剛到學院參加工作那年,在六教被一位值班嬢嬢請求幫助的場景時說道。一晃六年多過去了,王老師依舊能夠和學生打成一片,在課余時間和學生聊規劃、打籃球、擺龍門陣,讓學生們都覺得如師兄般親近。
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過渡,是每一位青年教師都需要經歷的過程,王老師覺得心理上的成熟,不僅僅是隨著年齡的遞增而培養起來的,更多的應該是由自身學識和技能的提升所帶來的職業自信所促成的。于是在很多領域,他都會去努力嘗試著做好,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說起在高校實驗室工作,王老師身邊的很多親朋好友都覺得這應該是一份既輕松、又舒適的工作,但是又都很困惑為什么他總是起早貪黑地忙個不停。交流后才發現,他除了平日要完成大量的實驗教學工作外,還需要參與實驗室管理、建設、實驗教學改革、學生課外實踐/競賽活動指導、教工黨支部建設、科研項目實驗、社會學會團體服務等工作,加班工作已成常態。
當談及到為什么要讓自己如此忙碌時,王老師回答道:對待工作的態度就應該像對待繼續升學深造一樣,得乘著自己年輕有精力,努力保持繼續學習的干勁兒,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教好學生。王老師在實驗實踐教學和指導過程中,經常會讓學生結合實際生產設計進行實驗知識點的組合開發應用,特別是在開發新實驗項目時,他會將創新創業思維應用到其中,例如在他負責的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液態金屬打印技術的電工電子類綜合設計課程改革的研討”的執行過程中,他將液態金屬打印技術這一新型電路制造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競賽培訓以及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中,所設計的實驗教學案例——“人體頸部彎曲狀態實時監測系統的設計”在“2019年全國高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和最佳創意獎(全國僅1項),并與合作企業及高校共同發表相關技術應用論文到JCR 1區TOP期刊中,并以此技術的教學應用為背景開設了多次西部高校師資培訓課程,將新技術在實驗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經驗分享給了其他高校。在開放實驗室管理、“單片機”實驗課程改革上,王老師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建設改革方法,并形成了一些實驗教學改革論文與同行分享探討。由于在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工作上做得扎實,王老師在2015年獲得了“2014-2015學年重慶大學實驗室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王老師的身影也經常出現在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類電子競賽培訓課堂中,特別是在“創客冬令營”、“樹聲前鋒杯”、“大學生電子競賽培訓”等課外實踐活動中,他都是講臺上和評委席上的“常客”。在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系,王老師是大家熟悉的通知人和組織人,協助黨支部組織全系教職工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由于積極主動地參與黨建工作并在教職工黨建工作中小有建樹,他獲得了學院黨委的肯定,在學院2017-2018學年度“電氣先鋒工程”表彰中榮獲“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在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管理以及黨建工作之余,王老師積極投身于科研團隊的科研實驗中,不斷結合實際生產問題進行創新開發與技術應用,將自己在科研實驗和實際開發應用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融會貫通到實驗實踐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更好的實踐技能知識以及創新思維。
王老師從始至終都將自己的身份定義為“正在學習路上的實驗教師”,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通過實踐檢驗,堅信只有不斷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扎實做好實驗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