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振興美麗鄉村,‘電’亮科創武隆”實踐團隊于今年7月前往重慶市武隆區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當地鄉村振興缺乏科技支持、用電安全、醫療資源緊張、啟蒙教育匱乏等問題提供重大電氣方案。實踐團隊榮獲第十八屆“挑戰杯”競賽重慶市紅色專項活動特等獎。

“挑戰杯”競賽紅色專項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通過紅色主題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引領青年學生感受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持續激發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厚植家國情懷,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振興美麗鄉村,‘電’亮科創武隆”團隊由張明宇、夏圣垣、張炳飛、陳丹等10名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生組成,以《政、企、校合作促進科研賦能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引領——以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鄉村振興科研實踐基地”為例》為題開展實踐活動。

團隊與武隆當地政府合作,開展鄉村振興專項調研,針對鄉村振興缺乏科技支持的共性問題和武隆地區面臨的旅游旺季用電安全、醫療資源緊張、啟蒙科技教育匱乏等個性問題探尋解決方案。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將團隊自研的便攜式變壓器絕緣油診斷儀應用于武隆仙女山變電站,維護夏季電力系統穩定;針對性地將團隊自主研發的新型便攜式心電貼帶入武隆基層社區,使群眾足不出戶便能就近得到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實踐團隊還來到武隆區中小學開展電力科技主題宣講和公益科學小課堂,以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彌補科技文化缺失。



為了促進科研賦能鄉村振興工作的持續、規范開展,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聯合仙女山政府成立“鄉村振興科研實踐基地”。該基地的建立在解決鄉村振興缺乏科技支撐的“共性問題”和武隆自身地理、人文和實際發展情況影響所產生了一些獨特的“個性問題”發揮著重要作用,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更多科研支持與創新資源,全面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在實踐期間,團隊提出的建立“鄉村振興科研實踐基地”、舉辦“四民四創”主題沙龍活動等提案被當地政府采納,為當地振興注入新動力,并于《中國電力教育》等期刊發表論文兩篇。同時實踐活動受到中國青年報、重慶日報等媒體113次的報道,其中國家級媒體18次,省部級媒體13次。

我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挑戰杯"等相關賽事,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通過“挑戰杯”等賽事不斷強化學科競賽的育人功能,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今后,我院將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切實提升育人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