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下午,俄羅斯Skolkovo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洪堡學者、IEEE會士Vladimir Terzija做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能源大講壇第十四期暨智慧能源云講堂第三十期,以“Data Driven Solutions for Future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Energy Systems”為主題開講。本期講壇由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慶大學溧陽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辦,由成都地區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和重慶地區的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科技學院等高校協辦,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李奇研究員主持。
講座正式開始之前,李奇研究員簡要介紹了Terzija教授的研究領域和講座內容,并對Terzija教授再次做客智慧能源大講壇表示熱烈歡迎和由衷感謝。

講座中,Terzija教授從多能源發電談起,以一組圖表生動展示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中國、德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煤炭、天然氣,以及各種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情況。低碳能源指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則包括水電、太陽能、風能、地熱、波浪、潮汐和生物能源。傳統生物燃料是一種關鍵的能源來源,但不屬于可再生能源。

隨后,Terzija教授著眼于當今各國的清潔能源目標,進一步介紹了未來能源系統和智能技術,指出現代電力系統面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電力電子設備接入、系統慣性降低、電網更加薄弱等挑戰。同時圍繞基于同步測量技術、數據驅動的典型廣域監測、保護和控制應用,具體闡述了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為應對高度復雜與不確定性的能源系統中的挑戰開辟新的思路,并結合項目實例展示了一種負載動態監測方法及其應用效果。
最后,Terzija教授總結道,當前海量的數據資源為利用數據驅動方法促進更加靈活和可持續的綜合能源系統運行提供了良好機遇,深入理解現代能源系統的轉型趨勢是有效監測、保護和控制該系統的前提。

Terzija教授的精彩報告引發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與會師生就負荷預測的可解釋性和預測精度、AI技術發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可再生能源對監測數據類型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交流討論,同學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