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系列活動之院士學術報告會在重慶大學6-117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會議由重慶大學工程學部主辦,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絕緣技術專家雷清泉教授應邀作了題為《一種超電絕緣體原型-1D氣-固氧化鋁納元胞》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電氣工程學院楊慶教授主持。雷院士從低維物理-奇異的理化特性開始,指出目前工程電介質中絕緣體存在界面復雜,綜合物理單元不清晰等問題,從而致使其性能調控困難;雷院士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在3M[Micro-Meso(nano)–Macro]關系基礎上,首次提出了納米原胞概念,并獲得了實驗驗證。在結構納米材料上獲得極高擊穿強度,實現了通過結構構筑,以調控材料性能的目的,這一工作構建了新的絕緣介質科學體系,是工程絕緣電介質在理論、材料、應用方面的革命性、開創性進展。與會師生認真聆聽了報告,并與雷院士就相關學術問題進行探討。
雷清泉院士簡介:
雷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絕緣技術專家。1962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1981-1983年公派德國Hannover大學,1993年被聘為日本大阪大學的客座科學家。任IEEE高級會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工程電介質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電介質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在利用熱激電流技術研究絕緣高聚物中的電子運動規律、評定其耐電老化特性和指導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且達到了國內領先及國際先進水平。發明了共縮聚制備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發現了新的導電規律,制成了原始創新的壓力溫度雙參數傳感器,解決了國際上半導電高分子粉末材料在傳感器領域長期未獲應用的多項技術難題,成為此領域的開拓者,為推進其技術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