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6日-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與中國高等學校電工學研究會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山東工商學院承辦的“全國高等學校2018年電氣名師大講堂”在山東煙臺召開。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教授與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副主任侯世英教授等8人參加了此次大會,廖瑞金教授與侯世英教授分別作了大會主題報告和課程專題講座。

本期名師大講堂主要圍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等內容,舉行了大會主題報告和電氣工程概論、電工電子實驗基礎、電工學、電機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5門課程的專題講座,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300多名電氣類專業的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參會。
7月26日上午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委員、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作了“產教融合,跨界培養——重慶大學新工科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的大會主題報告,與大家一起分享了重慶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做的工作與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時廖校長在結束時,還分享了他自己總結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與有待創新的“跨界”培養模式相比,已經成熟的專業性培養模式是“微不足道的”;順應工程教育“跨界培養”、協同育人的大趨勢,才能立于工程教育改革的潮頭!

7月27日上午在電工學課程專題講座分會場,整個會場座無虛席,大家認真聽取中國高等學校電工學研究會理事長、重慶大學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副主任侯世英教授的精彩的報告。侯老師為大家分享了自己從2015年開始嘗試翻轉課堂,至今已有三年的教學經驗,從中獲得的教學體會也是非常深刻的。侯老師說,想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只有自己跳進去鉆研,摸索了,才能有資格評價其好壞。侯老師的課程專題講座引起了會議代表的熱烈掌聲和反響,在場不少老師認為:“重慶大學電工學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已走在了國內同類課程的前列,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我校參會教師分別參加了電氣工程概論、電工電子實驗基礎、電工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的專題講座,學習研討了課程、教材建設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為將來的人才培養創新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