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已展千重錦;豬歲再登百步樓。2018年12月27日下午,電氣工程學院全體教職員工、離退休老師、部分學生代表齊聚B區科學會堂,隆重舉行2018年度工作總結暨第二十二屆電氣工程教育基金表彰會,活動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孟繁琦主持。

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李劍教授作2018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從黨群工作、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等方面總結學院在過去的一年中取得的成績。在黨建工作中,涌現出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系教工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博士生黨員周言被推薦參加全國百名優秀研究生黨員標兵評選活動,本科2015級5班團支部被團中央評為全國活力團支部;在全校各項文體比賽中屢創佳績,榮獲研究生乒乓球比賽第一名、羽毛球比賽第二名、足球賽亞軍等,碩士研究生吳明慧打破校運會女子組100米短跑校級記錄,學院分工會榮獲重慶大學“職工小家”一等獎等;在人才培養方面,獲招生工作一等獎,獲批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和本科高校大數據智能化類特色專業建設重大項目2項,“電工電子學(下)”獲批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第五屆全國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重慶市優秀博士論文1人、優秀碩士論文3人,獲省部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獎120余項,本科畢業生升學比例接近50%,一流人才培養已初見成效;在師資隊伍方面,進一步加強高水平人才培養及優秀教師引進,蔣興良教授入選“重慶市教書育人楷?!?,侯世英教授當選中國高校電工學研究會理事長,新增學術組織任職29人次,思政隊伍涌現出一批先進教師,已建成國內一流的師資隊伍;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新增科研項目169項,合同總經費1.13億元,實到科研經費首次突破9336萬元,獲批6項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包括冉立教授牽頭的國家級重大項目“大容量電力電子裝備多物理場綜合分析及可靠性評估方法的研究”,發表ESI前1%高被引論文1篇,ESI前3%高被引論文4篇,牽頭獲得省部級科技一等獎2項,新增重慶市科研基地3個,已成為國內一流的電氣工程領域科學研究中心;在學術交流方面,出國(境)學術交流活躍度明顯增強,出國(境)參與國際學術會議177人次,相當于前兩年的總和,主辦/承辦國際會議2次、國內會議2次。

隨后,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吳嘉宣讀了《關于2018年度(第二十二屆)電氣工程教育基金獎的表彰決定》:授予陳民鈾2018年度電氣工程教育基金“突出貢獻獎”,授予侯世英、楊麗君2018年度電氣工程教育基金“本科生人才培養類獎”,授予汪金剛、李輝2018年度電氣工程教育基金“研究生人才培養類獎”,授予蘇向豐2018年度電氣工程教育基金“實驗室類獎”,授予呂彩霞2018年度電氣工程教育基金“管理類獎”,授予唐基超等5名學生2018年度電氣工程教育基金“優秀學生獎”。并希望受表彰的先進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為學院作出更大的貢獻。李劍院長、吳嘉副書記共同為獲獎的師生頒發證書并合影留念。

電機與電器系教工黨支部書記、系主任李輝教授代表獲獎教師發言,回顧了自己在重大的求學及工作經歷,從翩翩少年郎變成大叔,感謝一路走來的老師和同事們的幫助和支持;并表示有幸在重大電氣之家成長生根,今后將更加努力,為學校和學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7級碩士研究生吳明慧代表獲獎同學發言,深深感到作為學生,研究學術、造就人才是每一位同學都重視且努力實踐的本職工作,但是,除了學習,運動、交流合作與工作能力等其他也應重視,希望所有同學都努力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遠大抱負,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能夠適應和駕馭未來的創新型、專業型、復合型電氣工程人才,不負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面向未來,希望重大電氣人繼續秉承電氣之家的文化精神。在傳承文化方面,梯隊銜接、提攜相進、無私奉獻、薪火相傳;在包容文化方面,發揚民主、理解包容、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在先行文化方面,敢于擔當、探索前沿、求實創新、敢為人先。面向國家戰略,服務國家需求,在更高的起點上引領電氣工程學科的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的電氣工程學科而努力奮斗,祝福我們的“電氣之家”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