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重慶大學建校90周年,電氣工程學院于2019年10月13日上午九點在六教117舉辦院士講壇,邀請曼徹斯特大學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的Mohamed Missous教授為同學們做題為“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 in the 21th Century”的報告。本次講壇由院長助理任洲洋老師主持。

Mohamed Missous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高速InP晶體管的分子束外延,低溫太赫茲材料和亞毫米波共振隧穿器件,其團隊長期致力于研究基于量子力學的器件的可制造性和技術轉移,使得量子阱霍爾效應(QWHE)傳感器、太赫茲傳感器以及10G和25G雪崩光電二極管(APD)和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等光子器件成功商業化。

報告會上,Mohamed Missous教授從半導體電子學的產生,歷史和其未來發展三個方面展開論述,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向大家講述了半導體電子學在過去70多年中的非凡崛起。1947年晶體管的發明開創了固體電子學的新時代,此后為了追求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計算速度更快,集成電路應運而生。如今,各種電子設備已經覆蓋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展望未來,砷化鎵和磷化銦等化合物半導體元件,在5G通信、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等熱門研究領域,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