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黨委于2021年7月10日至12日,組織學院黨委委員、紀委委員、教工黨支部書記、支委及輔導員等28人赴江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學院黨委書記謝開貴任培訓班班長。
本次培訓以“重走井岡路、淬煉革命心”為主題,圍繞黨史學習教育這一主線,深入探尋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歷史足跡,感悟井岡山革命精神。全體學員實地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犧牲在井岡山上的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并默哀致敬,并在謝開貴同志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


全體學員在茅坪八角樓、龍江書院、黃洋界等地,一同瞻仰了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斗、生活地方;重走挑糧小道、重溫黃洋界戰斗情景,親身體驗當年紅軍的突破敵人重重封鎖的艱苦歷程;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觀看大型實景史詩劇《井岡山》,聆聽井岡山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


在井岡山茅坪鎮神山村,全體學員重溫了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神山村黨支部,了解村級組織建設和精準扶貧情況。正是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學院黨委把黨史學習教育的課堂從書本中搬到井岡山上,通過實景實地體驗式的教學讓全體學員從井岡山革命斗爭史中“增信、明理、崇德、力行”。
學院黨委書記謝開貴強調,正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革命具體實際出發創新性地提出建黨建軍建政思想,闖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井岡山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篇,希望全體學員能夠珍惜在井岡山實地學習這個寶貴的機會,認真感悟“井岡山精神”,淬煉“為了主義而犧牲”的革命斗志,把學習成效體現到三全育人中來,體現到支撐國家科技創新發展中來、體現到為師生服務中來。
學院副院長王曉靜表示,在建黨100周年之際,來到革命圣地現場研學“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是非常有意義的。井岡山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它教育引導我們黨員同志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揚艱苦奮斗和奉獻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建筑電氣系教工支部支委劉強表示,這幾日在江西井岡山實地研學,從茨坪-茅坪-神山-黃洋界這條學習路線走下來,深刻感受到紅軍在秋收起義、南昌起義失敗后選擇上井岡山,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困難,在井岡山上軍民同心守護革命根據地的艱苦,并實地感受到《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的背景。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使中國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也將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勝利。
本科生三支部書記胡力方表示,在井岡山的三天培訓中,通過參觀革命烈士陵園、茅坪八角樓、黃家界哨口等地,聽解說員講述革命先烈的動人事跡,讓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矢志不移,百折不撓和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井岡山精神,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在未來的工作中,要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好各項工作,并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為黨和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學院組織員張榕表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作為新時代黨建工作者,必須是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要堅持發揮自己先鋒力量,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重走井岡路、淬煉革命心”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班是學院落實中央和學校黨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學院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嘗試。通過重溫井岡山革命斗爭歷史,大家領悟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堅定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電氣人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