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上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能源大講壇第四期暨智慧能源云講堂第二十一期順利舉辦。本期學術活動邀請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終身教授,電氣工程和能源工程專業主任侯云鶴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以“Resilience of Energy Systems with Renewables Integration”為主題為大家帶來精彩分享。本期講壇由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慶大學溧陽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辦,由成都地區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和重慶地區的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科技學院等高校協辦。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任洲洋副教授主持講壇,重慶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大學等高校的近200名學生參加。
任洲洋副教授首先介紹了重慶大學牽頭創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能源大講壇”的基本理念,并對侯云鶴教授的參與表示熱烈歡迎和由衷感謝,而后簡要介紹了侯教授的研究領域和學術成就。


在講座中,侯教授首先介紹了電力系統面臨的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電力系統的運行高度依賴信息系統、極端氣候對電力系統運行的影響愈發顯著等新挑戰,引出了對彈性系統的重點討論。對于傳統電力系統,面對故障與負荷波動兩大不確定因素,往往通過規劃保證充裕性以及調度保證靈活性的方法來解決。然而如今電力系統應對的波動已轉變為更高強度、更多模式的持續性波動以及短期的更高強度的沖擊,發展彈性系統來應對這些新的波動類型十分必要。侯教授表示,對于這種新型波動,需綜合考慮針對不同階段的協調策略、相互依存的基礎設施、關鍵性負荷的可生存性、故障處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問題。侯教授通過具體案例的介紹,進一步闡述目前的解決方案在實際中的運用。

隨后,侯教授具體講解了故障后系統的恢復問題,表明系統的恢復策略應當具有通用性和自適應性。目前電力系統及其故障類型具有多樣性,因此恢復策略有所不同。侯教授指出,可先將系統恢復過程進行解耦以生成相應的固定策略,當系統遇到故障時,工作人員再根據系統及故障特點選擇相應策略來進行解決。由此,侯教授提出了通用與自適應恢復方法,形成以目標為導向的自愈策略,主要包括黑啟動和非黑啟動電源、建立電氣孤島、同步鄰近系統、建立傳輸線路、實現區域內恢復、與附近網絡建立連接等六個環節。

除此之外,侯教授還對信息物理系統進行了簡要介紹。侯教授強調,彈性系統是滿足“新常態”條件的關鍵要求,其彈性運行包含連續反應、在極端事件各階段的協調運作策略等新的維度,想要建設一個魯棒性強的系統并確保關鍵部件的可生存性,則需要更新當前的運營和規劃方法。

在最后的互動環節,侯教授對老師和同學們提出的“對于地震這種難以預測的極端災害,利用概率方法計算系統薄弱點從而進行加強是否具有價值”、“在預測準確性不高或失敗的情況下如何保障電力系統的協調策略”等問題作出詳細解答,與會師生熱情參與討論,紛紛表示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