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重慶大學共有6個項目入選,其中我院廖瑞金教授牽頭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侯世英教授牽頭的“電工電子學課程虛擬教研室”項目獲批立項。
虛擬教研室是“智能+”時代的新型基層教學組織,目的是推動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2021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開展首批虛擬教研室的申報工作,擬推薦400個左右的虛擬教研室進行試點建設,探索“智能+”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的建設標準、建設路徑、運行模式等。經各地各高校和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專家綜合評議,最終遴選了439個虛擬教研室,擬通過3-5年的努力,建成全國高等教育虛擬教研室信息平臺,建設一批理念先進、覆蓋全面、功能完備的虛擬教研室,鍛造一批高水平教學團隊,培育一批教學研究與實踐成果,打造教師教學發展共同體和質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由教育部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廖瑞金教授牽頭,聯合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擬結合新工科人才培養需求,梳理和完善各校課程群中各課程的教學內容、實現各高校各課程間的交叉融合,以教學基本要求為基礎,以專業認證為指導,協同打造既各具特色又高度統一的課程群精品教學資源庫和優質教師培訓資源庫,實現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廣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交流活動,實現信息化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
電工電子學課程虛擬教研室,由創建于1950年的重慶大學電工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首席教授、電工學研究會的現任理事長侯世英牽頭,聯合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指委委員、電工學研究會的副理事長、各省(直轄市)理事長、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負責人和40所高校電工學課程負責人以及600多名電工學系列課程教學管理一線教師,以中國高等學校電工學研究會為紐帶,擬打造“云-地”協同、“扁平化”管理的虛擬教研室新模式,建成面向不同類高校與專業的課程資源庫與質量評價標準,培育一批優秀師資,產出一批標志性教學改革研究成果,建設成為面向全國、具有示范作用的電工電子學課程虛擬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