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2日,教育部“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啟動暨教研工作會議在虛擬教研室線上平臺舉行。來自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等18所高校的相關管理人員、課程負責人、骨干教師等80余名成員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楊帆教授主持。

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由教育部電氣類教指委推薦成立,重慶大學廖瑞金教授擔任教研室負責人,教研室由重慶大學牽頭,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參與申報,教研室獲批立項建設后,東南大學、浙江大學等18所高校參與共同建設,主要承擔《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電磁場原理》5門課程的教研。
教育部電氣類教指委秘書長吳在軍教授在致辭中簡要回顧了教研室的申報過程,對申報以及建設單位的付出表示感謝,指出虛擬教研室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工作定位于四個方面:創新教研形態、加強教學研究、共建優質教學資源、開展教師培訓,希望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通過平臺開展研討交流,共建共享,協同進步。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謝開貴教授對虛擬教研室的成立表示祝賀并對今后的建設工作提出期盼,希望各兄弟單位能凝聚共識,牢固樹立共建共創共享的理念,加強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教學研究與探索,凝練并推廣研究成果,爭取成為全國標桿虛擬教研室,推動電氣工程專業發展,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提供模式探索與先行示范。
虛擬教研室負責人廖瑞金教授以“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建設的思考”為題做主題報告,報告從國內外教學基層組織的發展歷程與啟示、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虛擬教研室的內涵與特征、建設指導思想、建設原則、建設目標、建設任務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教研室的建設工作,提出教研室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提升教師教學學術水平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改革創新,探索信息時代教研新形態,建設動態開放、共建共享的虛擬教研室,建強跨地區、跨校的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群基層教學學術共同體—基層教學組織,引導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教師熱愛教學、研究教學,為電氣工程專業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隨后,教研室發布了《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建設方案(征求意見稿)》以及《電氣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建設工作計劃(討論稿)》。
會議邀請了重慶大學張謙副教授就課程知識圖譜的構建,從概念、構建目的、構建方法等方面做報告,并以電路原理課程為例,介紹了課程知識圖譜在教學中的應用。邀請了四川大學《電路原理》國家一流課程負責人張英敏教授從教學設計、課程教學分享等兩個層面為大家做了精彩的示范課程講授。
最后,廖瑞金教授對各單位積極參與到虛擬教研室的建設工作表示感謝,希望大家轉變觀念,同心聚力,建設教學文化,建設教學資源,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共建共享共贏,惠及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