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簡(1899~1962),字君策,江蘇嘉定人,教授。我國無線電研究的創始人、無線電通信專家、地球物理學家、中國赴北極科考第一人。
馮簡1913年入南洋公學,1920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1924年回國后,執教于南京工專、北平大學等校。1930年籌建中央廣播大電臺。1937年,在重慶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自己建設的35千瓦短波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1937年1940年任重慶大學電機系主任,1941至1949年任重慶大學工學院院長。在重慶大學任職期間,馮簡教授廣邀名師聘請了閔啟杰、金錫如、毛鶴年、劉宜倫、王際強等知名教授到電機系任教。 通過借讀、拜學等方式,盡可能地吸收學生到重大就讀。親自講授《電信實習》等課程,又自費印制數百冊德文《許特:科技手冊》,送給師生以解決工具書奇缺的問題。
1936年6月19日發生日全食,馮簡作為由中國天文學會派出的日全食觀測隊伍赴日本北海道觀測日全食。
1947年,時任國立重慶大學工學院院長兼重慶國際無線電臺臺長馮簡教授在北極成功與重慶進行了遠距離通信。實現了觀察北極光、研究北極磁場對短波通信的影響。20世紀40年代初,馮簡教授在重慶建立我國第一個電波研究所。他出版的《1945年重慶上空電離層觀測報告》一書,受到了國際電波研究同行的極高重視。曾獲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候選人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