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是在院團委領導下以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為宗旨的青年志愿者協會,旨在培養優秀的志愿者,以此為基石組織和開展優質的志愿活動,以人為本,服務周邊,服務社會,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協理念,號召更多的力量致力于公益事業,是電氣學院愛心與服務精神的加油站,公益和志愿精神的領航燈。

圖一為電氣青協LOGO
一、電氣青協,成績斐然,卓越優秀的團體
2016年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優秀團隊獎
2016、2017年、2018年均獲“美麗心靈”優秀志愿者服務團體
2016年阿克蘇諾貝爾大學生公益獎
2018年最美志愿者團體
2019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先進集體獎
2019年重慶市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2019年重慶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2019年全國百篇優秀實踐報告
二、電氣青協,分工明確,鍛煉自我的小家庭
為了更踏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志愿活動,電氣工程學院團委青協設立外聯部、文宣部、辦公室、志愿者服務中心四個職能部門,各個部門精誠合作,分工明確:
外聯部負責與外界和其他學院聯系和招募志愿者等工作,是青協對外的窗口;
文宣部負責日常工作中各項宣傳和設計工作,包括海報、展板、傳單和圖冊制作,新聞稿撰寫,視頻剪輯等。
志愿服務中心負責青協日常的志愿活動,包括科技支教、愛心家教、對志愿者的培訓工作等。
辦公室負責參與各項活動的策劃撰寫和活動后的資料歸檔,并負責青協整體的部門內部考核。凝聚全青協人的智慧,是青協的大腦。
三、電氣青協,致力公益,集聚力量的大舞臺
自2012年獨立開展工作以來,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團委青協通過組織院內各項志愿服務活動,號召學院同學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中,同時和其他學院青協協調、合作,共同舉辦志愿活動,使輻射范圍更廣,受助人群更大。通過凝聚大學生的力量,為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提供幫助,帶動學校周邊地區發展。此外,在寒暑假牽頭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為鄉村振興獻出電氣學子的一份力量。
暑期“三下鄉”特色社會實踐活動
本活動以“傳承九秩薪火,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基于服務社會的宗旨,以幫助當地發展,普及科學常識為目的,結合當地特色農產業,讓大學生走進鄉村,實地考察調研,提出發展意見,并進行科普宣講服務大眾。在此過程中提高了團隊成員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與自我組織籌劃能力,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地區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圖二、圖三為志愿者在福祿鎮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實地考察
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受到了中國青年網、重慶共青團等媒體多次報道,累計校外報道20次,校內報道14次;同時,實踐團完成的224頁反饋調研報告和精彩剪輯視頻均受到福祿鎮鎮政府的高度贊揚,其中調研報告榮獲2019年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百篇優秀調研報告”。

圖四、圖五為志愿者聆聽基層干部發言
科技支教
自2014年起,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團委青協就與周邊小學聯合開展支教活動。每次科技支教由3-4個科學實驗組成,這些科學實驗大多充滿趣味性與科技性。每個實驗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志愿者獨立進行試驗,實驗過程中,從多角度向孩子們展示實驗現象,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與好奇心;第二部分是孩子自主實驗,根據科學實驗的復雜程度與危險程度來決定是否讓孩子們進行自主實驗,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科學、的奧妙;第三部分則是在實驗結束后,志愿者們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解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讓孩子們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理解本次實驗。

圖六、圖七為志愿者講解實驗
除此之外,電氣青協還開展了“舊書送新生,書香留虎溪”、環保袋創意涂鴉大賽、“紙為環保”DIY創意大賽、雷鋒月和愛心家教等品牌活動,也和其他學院青協聯合舉辦了“四校十院暖冬計劃”冬季捐贈舊衣等大型公益活動。通過多樣的活動形式號召同學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中來,為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提供幫助。
四、電氣青協,不忘初心,公益事業的新活力
未來,電氣團委青協將繼續堅定不移的走在志愿公益的路上,以服務社會為目的,以青年志愿者為中心,協會整體堅持創新意識,進行管理概念、工作方法和實踐形式方面的創新,努力培養志愿者創新能力。維護青協內部干部干事團結,加強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協會,協會與協會之間的聯系,拓寬青協交流渠道,積極尋求校內外志愿者組織和社會機構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