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剛剛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們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在中國多走走、多看看,繼續關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國的發展變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報道中國。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自元代詩人王冕的題畫詩,題目是《墨梅》。畫上原詩云:“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由于這幅畫和這首詩都太過有名,很多人引用它、贊美它,于是每一句的文字幾乎都有不同版本。比如第一句寫成“我家洗硯池邊樹”,第二句寫成“朵朵花開淡墨痕”,第三句寫作“不要人夸顏色好”,第四句則通常寫成“只留清氣滿乾坤”。無論從音律還是從內容表達來看,這些版本都無傷大雅,也不影響這首詩人見人愛、婦孺皆知。那么,它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魅力呢?不妨先從梅花說起。
眾所周知,唐人最愛牡丹,北宋人也愛牡丹。但從北宋開始,有一種低調的花朵,不聲不響地漸漸占滿了文人心中的山坡,這就是梅花。南宋的詩詞中,到處都是梅花的芬芳和氣骨。若要選擇一種最能體現宋人文化精神和審美品格的草木,可能非梅花莫屬。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程杰做過統計,宋人特別喜歡拿“梅”來作為字號,如梅亭、梅峰、梅津、梅溪、梅屋、梅谷、梅崖、梅村等,可見宋人對梅花的青睞。
宋代的藝術,從整體來說都有寫意的風氣和格調。什么是寫意呢?蘇軾《紅梅三首》其一說:“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這是在調侃另一位北宋詩人石延年。石延年《紅梅》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意思是,乍一看,梅花像桃花,但區別在于梅花沒有葉子。再看一看,梅花又像杏花,但是區別在于梅花有青色的枝條。這是植物學意義上的詠梅。固然準確地描述出梅花的特征,但沒有從根本上把握梅花的神韻,也就是沒有抓住蘇軾所說的“梅格”。
那么誰寫出了“梅格”呢?最堪作榜樣的恐怕就是宋初號稱“梅妻鶴子”的林逋。他最有名的詠梅詩句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特別善于把握梅花的“影像”。喜歡攝影的朋友都知道,影子往往比本體更有味道。因為影子的形象很模糊,只呈現出某種輪廓,好的攝影師善于在輪廓中填塞一些神韻,這就化形為神了。林逋的詠梅詩,之所以在宋代廣受贊譽,就是因為他的心態特別凈,特別簡單,給梅花的種種特征做了減法,最終留下最有魅力、形神兼備的特征,就是“疏影”,這就抓住了“梅格”。后來南宋的大藝術家姜夔,為“暗香”“疏影”分別作了一首曲、寫了一首詞,成為詠梅絕唱。
梅花無非白梅、紅梅兩種,如何畫出特色、畫出風格呢?大概到北宋晚期的時候,出現了一種奇思妙想,就是“墨梅”。這是一種大膽的藝術開拓。畫家干脆不著色了,只用水墨來畫。梅花的花枝和花瓣,一律都是黑的。畫家只用墨的濃淡來勾勒、渲染。這樣的梅花,事實上是“超現實主義”的,因為現實世界從來不會出現黑色的梅花。同樣道理,當代的書畫大師啟功特別喜歡畫“朱竹”,就是大紅色的竹子。這也是“超現實主義”的。然而,中國畫的這種“超現實”,不是為了制造驚愕、幻想的境界,而是為了啟迪大家突破形骸顏色的束縛,去直接體驗事物的本質,比如竹的尖、勁,梅的清、淡、瘦。這股風氣,一直影響到元末的王冕。而無論從繪畫角度看,還是從題畫詩角度看,王冕的諸多藝術創作,都堪稱這一風氣的集大成者。
在王冕的《竹齋集》中,有關梅花的詩作非常多。僅就七言絕句而論,就有《素梅》五十八首,《紅梅》十九首,《墨梅》四首。王冕出身農家,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后來預感天下將亂,遂挈婦將雛隱居會稽九里山,造了三間茅廬,自題為“梅花書屋”,可見其對梅花的癡迷。王冕的詠梅詩,通常都表達了這樣獨立不群的氣質和人格。而無論是“素梅”還是“墨梅”,都非常清淡,是和“桃李”這樣的俗艷芬芳截然不同、氣質迥異的。清代書法家、文學家翁方綱說王冕的題畫詩是“如冷泉漱石,自成湍激”(《石洲詩話》),這實在是精辟之語。他的意思是,王冕在最冷淡的畫風中,暗藏了極強的力度與品格。
梅花是最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花朵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數次提及“梅花香自苦寒來”等詠梅的詩句,此次引用王冕的《墨梅》,引發國人的強烈共鳴,其原因可總結為三點:第一,這句詩濃縮了中華“梅文化”的精華,展現了新時代國人應有的底氣和骨氣。第二,這句詩巧妙地利用“淡墨”“無色”的畫面特點,傳遞出一種人格的卓立與浩大。第三,這句詩通過外界形形色色的夸耀,反襯出面對成就時難得的理性、冷靜和對初心的堅持。只有如此美好而堅韌的事物,才足以“滿乾坤”。于是,后代的人們從這樣的境界中獲得了無盡的溫暖與激勵。
(作者:謝琰,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