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種自信,都涉及自信的力量來源問題。同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也有力量來源的問題,它涉及制度選擇、建構和創新的領導力量和政治保障,關乎制度自信的本質特征、優勢展現和有效發揮。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和成就的經驗總結,也是對制度自信的力量來源的政治宣示。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90多年來,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為創建符合我國實際和人民愿望的美好社會制度進行了不懈努力。我們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改革的精神和辦法,推動制度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既在堅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制度毫不動搖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各項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又在這一根本方向指引下有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全面深化改革與堅定制度自信有機統一起來。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要保持正確的方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來自黨的正確領導和政治保證。我國的制度建構不是西方國家相關制度的照抄、照搬,而是自覺地把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與具體國情有機結合的偉大創造。而領導這個偉大創造的核心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為制度建構提供了政治前提。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在共產黨領導下,中華兒女英勇奮斗、不屈不撓,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重任,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以無與倫比的政治智慧,創造性地建構了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在內的制度構架,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集中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這一符合中國國情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創設是我們堅定制度自信的內在源泉。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確保了國家制度建構和發展思路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以何種思路來建構和推進國家制度建設是一個事關國家事業發展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堅持什么樣的國家制度建構和改革方向,決定著國家制度建構和改革的性質和最終成敗。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當代中國社會變革和國家制度建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發展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早在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就明確指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在這個根本立場上每個共產黨員都不能有絲毫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問題的實質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這向世人宣示了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一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問題上所持有的堅定政治立場。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確保了國家制度體系的創新實踐始終在先進的執政理念引領下不斷推進。一個政黨的執政理念體現著該執政黨的指導思想、根本宗旨和價值追求,黨的先進的執政理念就是從符合我國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出發,依據中國歷史傳承與現實國情、理論設想與現實要求的有機統一來科學建構和不斷創新國家制度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而達到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斷破除阻礙國家制度體系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推動人民當家作主從形式到內容的高度統一。一方面,我們黨依據我國國家制度建構的理論基礎,強調切實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使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軌道。另一方面,我們黨以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從人民立場出發,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探索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凈化的有效路徑,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堅強保證。
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是堅定制度自信的關鍵。黨的正確領導是制度建設和發展與有效運行的政治保證。總結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就是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因此,面對新時代國際國內各種復雜形勢,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成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關鍵所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我們黨的歷屆領導人都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和加強改善黨的領導。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把黨的建設作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高度重視黨的制度建設,強調制度建設對黨和國家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江澤民同志從新的歷史條件出發,加深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胡錦濤同志強調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使黨的建設工作更富有時代氣息、更富有實際成效。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力整治和解決廣大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構成最大威脅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糾正了一個時期以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的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現象,實現了全黨在思想、政治、行動上的團結統一,為國家制度體系建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提供了堅強保證。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離不開黨的堅強正確領導,這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邏輯,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實踐邏輯。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所謂制度自信必將成為空中樓閣。因此,面對世界形勢的深刻變化,面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新的歷史使命,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提供堅強保證。(作者系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