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中午1點,電氣工程學院本科生二支部于A5101教室開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主題黨日活動,支部全體黨員參會。本次主題黨日活動由付鍇駿同志主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科學家精神的重要闡述,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隨后同學們一起觀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中國科協聯手策劃制作的“走近中國科學家”系列微紀錄片,從中國科學家們的一言一行中感受科學家的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視頻結束后,付鍇駿同志介紹了科學家精神的要素,包括了愛國精神、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奉獻精神、協同精神、育人精神等。
在深刻學習了解了科學家精神后,付鍇駿同志為我們分享了三位科學家的感人事跡,他們分別是“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衛星之父”孫家棟,“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為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仿佛將“驚濤駭浪”的功勛“深潛”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黃旭華說“從一開始參與研制核潛艇,我就知道這將是一輩子的事業;作為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孫家棟被大家稱為中國航天的“大總師”,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一號”,從“風云氣象衛星”到“北斗導航衛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負責的身影,他對航天事業充滿熱愛,勵志航天報國;袁隆平是一位耕耘者,畢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做出了杰出貢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這個飯碗,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
接著,付鍇駿同志分享了我們身邊的科研工作者——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蔣興良教授的事跡。1985年,蔣興良考上重慶大學高電壓工程技術研究生,從此開啟了與高海拔和冰雪為伴的人生歷程。在學生眼中,蔣興良是一絲不茍卻又令人敬佩的“學術犟人”,論文中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錯誤,他都不肯放過;在同行眼中,他是真正的“拼命三郎”,常年堅守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比許多年輕人還能吃苦。通過學習了解蔣興良教授的案例,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科學家精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未來前進的方向。
最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感悟,徐清雯同志分享到:“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將促進我們在科學研究中和工作崗位上更好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發揮自身的作用”。作為大學生黨員的我們,要學習和傳承科學家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