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2023年2月23日下午,重慶大學十四屆黨委第一巡視組巡視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工作動員會在六教117會議室舉行。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陶舉虎同志出席并作講話。電氣工程學院院長謝開貴主持會議,學院黨委書記胡建林作表態發言。學校黨委第一巡視組組長趙彬,第一巡視組副組長劉慶慶及巡視組干部,電氣工程學院班子成員和全院教職工參加會議。趙彬同志在會上作了動員講話,向電氣工程學院通報了巡...
2023年2月23日,電氣工程學院本科生一支部在A8312組織召開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主題黨日。本次會議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集中學習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討論了李楠、鄭祺、王海納三位同志的轉正事宜。本次會議由第六黨小組主持,本科生一支部全體黨員參加。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
2023年2月24日上午,國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岳遠渠、人才開發部主任李敏、顧問趙培勝,重慶電力公司人資部副主任房勁、人資部員工處處長劉偉到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調研,研究討論第十七屆電力人才就業論壇籌備事宜。調研會議在電氣工程學院300會議室舉行,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胡建林、黨委副書記吳嘉、學辦主任羅敏、學辦副主任王祥參會。會議期間,岳遠渠發表講話,他提到,電力人才就業論壇已舉辦了十六屆,在電力行...
2023年2月20日上午,日本東京大學Akiko Kumada教授做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能源大講壇第二十三期暨智慧能源云講堂第三十九期,以“Optical Diagnosis of High Voltage and Discharge Phenomena”為主題為大家帶來精彩分享。本期講壇由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慶大學溧陽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辦,由成都地區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師范大...
?2023年2月16日上午,校團委書記于佳佳、校團委副書記姚璐、王鵬飛、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專職教師王亞欣、董秀維到電氣工程學院調研指導工作,電氣學院黨委副書記吳嘉、學生辦公室全體教師參加了交流座談會。會議由電氣學院黨委副書記吳嘉主持。會上,學院黨委副書記吳嘉就學院創新創業工作進行了匯報。重點介紹了營造創新氛圍、開展特色項目、培養創新能力三方面經驗。他表示,電氣學院始終堅持“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
2023年2月15日下午,IEEE Life Fellow、雅典國立技術大學Nikos D. Hatziargyriou教授做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能源大講壇第二十二期暨智慧能源云講堂第三十八期,以“The Impact of Microgrids and Local Energy Communities on the Distribution Grid and the Energy Market”為主題開講。本期講壇由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慶大學溧陽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辦,由成都地區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
2023年1月11日,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召開2022年度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校長王樹新到會指導。學院黨委書記胡建林主持會議,院長謝開貴及全體院領導參加會議。
2023年1月10日下午,新加坡國立大學Jimmy Chih-Hsien Peng副教授做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能源大講壇第二十一期暨智慧能源云講堂第三十七期,以“Design and Operation of Grid-forming Inverters in Low-inertia Grids”為主題為大家帶來精彩分享。本期講壇由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慶大學溧陽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辦,由成都地區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
2023年1月6日上午,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丁理杰一行來我院交流,原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學院黨委書記胡建林、副院長杜雄、輸配電國家重點實驗副主任李輝、學術骨干司馬文霞教授等教師參加本次交流。會議由副院長杜雄主持。會前,學院副院長杜雄、輸配電國家重點實驗副主任李輝陪同副院長丁理杰一行參觀了高壓實驗大廳,介紹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特色基地研究平臺及標志性研究成果。 交流會上,杜雄代表學院...
?熱烈祝賀我院余娟教授撰寫的文章《含電轉氣的電-氣互聯系統可靠性評估》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以下簡稱“F5000”)!體現了該研究成果在國內的高影響力和學術價值。F5000是由科技部發起的,目的是進一步推動我國科技期刊的整體水平,更好地宣傳和利用我國的優秀學術成果,推動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擴大國際影響,起到引領和示范的作用。F5000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利用科學...